• 孔宗翰

    孔宗翰 四十六世祖 孔宗翰,字周翰,孔道辅次子,孔子四十六代孙。生卒年月不详。 宗翰登进士第,知仙源县(今曲阜县),以恩服族人,治理有方。司马光上章推荐,迁为太常博士,由通判陵州为夔峡转运判官,后知虔州。虔州临漳、贡二江,岁遭水淹,宗翰率众采石为堤,冶铁固之,以防水患,受到朝廷褒美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孔宗愿

    孔宗愿 四十六世祖 孔宗愿,字子庄,孔延泽之子,孔子四十六代孙。生卒年月不详。四十六代文宣公孔圣佑从弟。圣佑35岁卒,无子,孔宗愿袭爵。 北宋仁宗天圣年间,宗愿以其从父孔道辅之功,补太庙斋郎。仁宗宝元二年(1039年)授国子监主簿,袭封文宣公,知仙源县事(宋代曲阜县曾改为仙源县)。仁宗至和二年(1055年)直集贤院,曾上书申明历代对孔子及其嫡裔封号的混乱状况,建议革唐代之失误,法汉代之旧制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孔安国

    … 亡失,求得二十九篇,以教齐鲁之间。讫孝宣世,有《欧阳》、《大小夏侯氏》,立於学官。《古文尚书》者,出孔子壁中。武帝末,鲁共王坏孔子宅,欲以广其宫。而得《古文尚书》及《礼记》、《论语》、《孝经》凡数十篇,皆古字也。共王往入其宅,闻鼓琴瑟钟磬之音,於是惧,乃止不坏。孔安国者,孔子後也,悉得其书,以考二十九篇,得多十六篇。安国献之。遭巫蛊事,未列於学官。刘向以中古文校欧阳、大小夏侯三家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孔传堂

    六十八世孔传堂 孔传堂,字振升,号升庵,孔子六十八代孙。生卒年月不详。清雍正进士,授词祭主事,转员外郎,调武库郎中,迁广西知府等职。 传堂出任广西知府时,适逢广西百色等地农民李金星率众反抗污吏,他奉檄赴百色了这次农民起义。调任广东雷州等八州常贡后,建学宫,招生徒,请汉人学者教之,改当地陋俗,深得民心。补贵州思南知府后,治沟洫,正疆界,新孔庙,修祭器,举送学子,兴办学校,史民大悦。在摄平越郡篆时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孔仁玉

    中兴祖孔仁玉四十三世祖 孔仁玉,字温如,孔光嗣之子,孔子四十三代孙。生于后梁太祖乾化二年(912年),卒于后周世宗显德三年(956年),终年45岁。 孔末弑主假冒嫡裔时,仁玉尚不满九个月,母张氏将其抱藏于外婆家,幸免于难。既长,通六艺,精《春秋》,为人严谨,临事果断。后唐明宗长兴元年(930年),鲁人将孔末假冒嫡裔之事告诸官府,朝庭获悉后即诛孔末,授仁玉曲阜县主簿,主孔子祀事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女娲氏

    女娲,中华上古之神,人首蛇身,为伏羲之妹,风姓。起初以泥土造人,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;后世间天塌地陷,熔彩石以补天,斩龟足以撑天。 人物简介 女娲又称女阴、女娲娘娘,风姓,生于成纪(今甘肃秦安县)。 一说她的名字为风里希(或为凤里牺)。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。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,她慈祥地创造了我们,又勇敢地照顾我们免受天灾。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和始祖神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向韩非好好学习经营之道

    韩非治道学讲的是君主治国之道,但不妨碍我们从经营学的角度解读。广义地说,君主也是一位经营者,他经营着一个国家。一般经营者的经营规模,虽然没法和君主的国家相比,但至少也是一个团队,二者在道理上应该有相通之处。我觉得,经营者可以从治道学中得到三点启迪。 一是悟出务实精神。韩非治道学的第一点特色就是务实。在韩非治道学中,道不再是核心话题,而代之以理。理都是具体的,具有可操作性,不像道那么抽象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后稷

    《史记·周本纪第四》载:周后稷,名弃。其母有邰氏女,曰姜螈,原为帝喾元妃。姜螈出野,见巨人迹,心忻然说,欲践之,践之而身动如孕者。居期而生子,以为不祥,弃之隘巷,马牛过者皆辟不践;徙置之林中,適会山林多人,迁之;而弃渠中冰上,飞鸟以其翼覆荐之。姜原以为神,遂收养长之。初欲弃之,因名曰弃。 弃为儿时,屹如巨人之志。其游戏,好种树麻、菽,麻、菽。及为,遂好耕农,相地之宜,宜穀者稼穑焉,民皆法则之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司马迁

    生平简介 司马迁自称其先祖是颛顼时期的天官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记载“昔在颛顼,命南正重司天,火正黎司地。唐、虞之际,绍重、黎之后,使复典之,至于夏、商,故重、黎氏世序天地。”周宣王时期,司马迁的祖上来到秦国。他的直系祖先是战国时期秦国著名的武将司马错。秦惠文王时期,司马错曾经在朝堂上与张仪辩论,辩论内容被收入《战国策·秦策》,后收入《古文观止》,名为《司马错论伐蜀》。辩论胜利后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
  • 司马谈

    生平简介 司马谈(?-前110年),西汉时史学家,左冯翊夏阳(今陕西韩城市芝川镇附近)人,司马迁之父。他博学多识,曾随当时著名天文学家唐都学习天文历法知识,从哲学家杨何学习《易》,并对黄老之学进行过深入钻研。 汉武帝建元至元封年间,司马谈任太史令期间,曾对先秦的思想发展史作过广泛的涉猎和研究,认为当时流行的各派学说,即阴阳、儒、墨、名、法各家思想互有短长,唯道家思想最能综合各派之长,“立俗施事...

    时间:2024-12-31